幼儿园语言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语言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语言教案1目标:
1.通过阅读理解反义词:胖瘦、高矮、上下、多少、长短等,感知相反的概念。
2.通过自主探究,体验故事幽默的语言风格,乐意大胆讲述绘本故事。
准备:
1.大绘本《棒棒天使》一本。
2.选择绘本第7~8页、第1O~13页、第18~19页制作成PPT。
3.自制小绘本(与PPT画面内容相同)的背景图,棒棒天使与胖胖天使图片每人三套。
4.实物投影仪一台。
5.小绘本《棒棒天使》若干,放于图书阅览区。
过程:
一、激趣导入——寻找角色形象上的相反特点
1.观察PPTl(绘本第7页),比较棒棒天使与胖胖天使的外形特征,引出主题。
师:今天,有两位可爱的天使来到我们这里。看一看,这两位天使长得怎么样?有什么不同?
师(小结):这位天使长得瘦瘦的、高高的,像小棒一样,叫棒棒天使;她的好朋友长得胖胖的、矮矮的,像小球一样,叫胖胖天使。我们一起来向他们问好。
2.用肢体动作表现相反特征。
师:这对好朋友可真奇怪,长的样子正好相反。我们一起来模仿一下他们的样子,好吗?
师(小结):棒棒天使瘦,胖胖天使胖;棒棒天使高,胖胖天使矮。
(析:小班幼儿尚处于直觉行动思维阶段,他们的语言有赖于动作、形体的支持。根据这一特点,我创设了故事情景并引导幼儿在做动作的过程中学习语言,理解相反的含义,并初步感受画面形象的幽默感。)
二、随机设疑——寻找故事情节中的相反现象
1.缓慢连播PPT2(绘本第8、1O、11、12、13、18、19页),重复两遍,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大胆猜测其中蕴含的相反的事情。
师:棒棒天使和胖胖天使天天在一起玩,发生了许多有趣的相反的事情。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说一说。(幼儿自由交谈,教师巡回指导。)
师:棒棒天使和胖胖天使在哪里?在干什么?
师:棒棒天使和胖胖天使的周围有什么东西?一样多吗?
师:大象和小乌龟一样大吗?
师:他们手里拿的是什么东西?一样吗?
(析:教师利用简短的提问引发幼儿关注整个画面,启发幼儿积极思考,引导幼儿在观察比较中大胆讲述,在讲述中逐步提炼多组反义词。自动连续播放的课件让教师有了更多的时间走近幼儿,与他们进行个别交流。)
2.观看PPT(将PFT2中呈现过的所有画面放在同一个PPT页面上),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
师:你发现了这其中哪些相反的事?请告诉大家。
师:谁能把这句话说得完整些?句子中要用上意义相反的词。
师:我们一起来做做这个意义相反的动作。
(析:幼儿在直观画面的暗示下讲述自己的发现,教师则适时提醒幼儿用完整的'句子讲述,并跟进提问,以帮助幼儿切合主题、准确讲述内容。教师在回应幼儿时有意识地运用故事原句,并用肢体动作帮助幼儿加深理解,同时鼓励幼儿和教师一起讲一讲、做一做。这一切相关策略的运用都建立在对小班幼儿语言发展特点把握的基础上。)
师(小结):他们都会飞。一个在白云上面飞,一个在白云下面飞。他们的玩具就是天上的云。棒棒天使的云少,胖胖天使的云多。胖胖天使用一朵大云,做了一个大象滑梯;棒棒天使用一朵小云,做了一只小乌龟。他们比赛变魔术。棒棒天使一挥手,变出一条长长的彩虹;胖胖天使也挥了一下手,但变出的彩虹太短,不能用。
3.给自制小绘本贴上相应的天使并自由讲述,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师:请小朋友想一想,棒棒天使应该在哪里,胖胖天使应该在哪里,然后把它们贴上去,好吗?在贴的时候我们可以讲一讲这里面的有趣的、相反的故事。
(1)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重点关注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引导幼儿正确使用反义词组,并用短句讲述四件相反的事,同时纠正幼儿的一些不正确的表述。
(2)幼儿分享阅读,教师在投影仪上呈现1~2名幼儿的操作结果,并引导幼儿讲述故事。
(析: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培养讲述的兴趣是关键,养成大胆表述的习惯是重点。幼儿语言的发展需要反复刺激、不断强化,自主的操作和投影仪上的展示都能刺激幼儿的多种感官,营造出一个想表达的氛围,从而激发幼儿主动表达的愿望。)
三、欣赏原著——激发完整阅读绘本的兴趣
师:棒棒天使和胖胖天使在一起还发生了许多相反而有趣的故事,它们都藏在这本大图书里,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教师边慢慢讲述边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讲到PPT中的内容时,教师稍作停顿,以暗示幼儿一起讲,特别是讲到反义词时,教师适当留出时间,以等待幼儿讲出来;当发现幼儿表述有困难时,教师则适当运用肢体动作进行点拨。)
四、拓展延伸——将活动逐步引向深入
师:在刚才的阅读过程中,你有没有发现新的相反的事情呀?谁来说一说?(例如:横着飞,会淋雨;竖着飞,不淋雨……)
师:图书架上有许多《棒棒天使》的小书,自由活动时你们再去看一看,和同伴说一说这个故事,不懂的地方可以问一问老师,好吗?
(析:当孩子跟着教师完整阅读未删减的绘本故事时,新的内容激发了幼儿再次阅读的兴趣。适时将活动延伸到图书阅览区,可引导幼儿自主选择阅读,满足不同能力幼儿的需要。)
反思:
我觉得绘本阅读应是一个连续的教学过程,可以是多个高、低结构活动交叉进行的过程。在组织高结构的集体活动时,教师应多考虑幼儿接受能力的差异、活动有效时间的设定等综合因素,对绘本内容进行灵活的选择,通过有重点的引导,帮助幼儿把握绘本的中心内容和感情基调。在此基础上再利用自由活动时间等组织低结构的自主阅读活动,以形成对集体教学的补充。这样既体现了对原著的尊重,也照顾到了绘本阅读活动的完整性和幼儿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幼儿园语言教案2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所观察到的画面,提高对绘本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力。
2.初步意识到流行不一定是最好的,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3.体验绘本阅读的快乐,愿意大胆在集体面前表现,增强自信心。
活动准备:
《白羊村的美容院》课件、BOBO头假发、“秀一秀”音乐。
活动重难点:
通过观察、语言表达、动作展示等方式;理解故事内容和所表达的寓意。
活动过程:
一、师生共同阅读故事 ……此处隐藏6333个字……程
一、教师:孩子们,今天天气这么好,春天这么美丽,我们一起去郊游吧。
(屏幕上出现大森林图片)孩子们你们看我们到大森林了,大森林真美啊,我们就在这休息会吧。
二、室幼共同坐在垫子上。
师:小朋友你们看大森林美吗?你们喜欢大森林吗?大森林里会有什么?
三、教师做突然发现状:
孩子们你们看这里还有很多鹅卵石呢,真漂亮,你们说鹅卵石可以用来干什么呢?
(铺小路、搭建小屋、放到鱼缸里、鹅卵石艺术等)
四、教师:有一群小动物,它们也搭建了一个用鹅卵石铺成的房子,你们想不想知道它们是谁?
我们现在就来听一听这首诗歌。
五、师朗诵诗歌。
提问:
(1)这首诗歌美不美?你们想学吗?(教师教授诗歌)
(2)师幼一起有感情朗诵诗歌。
(3)给诗歌起名字。
(4)师:在这首诗歌里你体会到了什么?(快乐)
对,大家帮助了小花屋,把小花屋装扮的更漂亮了,大家都觉得很快乐,小花屋也觉得很快乐。
那在生活中你觉得什么什么是最快乐的?你做什么事情时会觉得很快乐?
(幼儿自由回答)
(5)教师小结:刚才小朋友说了那么多快乐的事情,对,帮助别人,为别人付出了,
别人再感到快乐的同时,自己也会很快乐,所以我们要做一个快乐的人。
刚才小动物们装扮了一间快乐的'小屋,那我们小朋友们想不想也来装扮一间属于自己的快乐的小屋,
我相信用我们的双手装扮的小屋,小朋友们会更快乐。
六、结束
师:让我们回教室把快乐用画笔画下来吧。
幼儿园语言教案13名称一:奇怪的瓶宝宝
目标:学习用语言描述冷与热、提高皮肤的敏感性
材料:盛有不同温度水的塑料瓶
过程:
1、出示不同温度的瓶子,让幼儿与这些瓶宝宝做朋友。
2、将瓶子拿在手里,触摸它们:
“这些瓶子摸上去觉得怎么样?”
3、学习用语言表达:“这个是热的”、“这个是冷的”。
提示:
1、逐个地触摸每一个瓶子,比较并说出自己的'感觉。
2、将不同热、冷的瓶子放在一起。
3、水的温度以不烫手为宜。
幼儿园语言教案14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欣赏散文,学习用较完整的、概括的语言描述情景和感受。
2、引导幼儿感受散文中所描绘的大自然中的植物的美丽与奇妙,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在活动中培养幼儿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落叶”的计算机课件、秋天风景幻灯片、电子白板、计算机、打印机、资料册活页夹、美工区各种彩笔、各色卡纸、展板。
经验准备:家长带幼儿外出观察过秋天植物的变化。
活动过程
1、观察体验活动
组织幼儿到户外观察植物的变化,收集幼儿园院落中落下的树叶,引导幼儿一边捡树叶,一边描述观察到的植物叶子的变化。
2、利用计算机课件引导幼儿理解、欣赏散文
(1)欣赏秋天风景的幻灯片,引出散文
师:小朋友,看一看这是什么季节?你们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秋天的树叶有什么变化?
(2)利用课件“落叶”理解散文内容
播放课件“落叶”,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描述散文的内容。
师:你能说出小树叶在春天是什么样子吗?夏天树叶是什么样的?有什么变化?秋天的'树叶又有什么变化?秋天到了,小树叶和大树妈妈怎样了?
(3)再次欣赏散文《落叶》
引导幼儿叙述自己的感受,表达对大自然神奇变化的赞美。
师:小树叶变黄离开了大树妈妈,你有什么感受?从树叶的变化你想到了什么?看到在不同的季节中树叶的变化你有什么想法?在欣赏散文时,你有什么感受?
(4)幼儿分组活动
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植物的美好印象和情感,教师分别指导。
计算机组:幼儿通过计算机网络查找,收集不同季节的树叶的图片资料,打印并制作“树叶的故事”资料册。
表演组:幼儿根据散文《落叶》编排舞蹈,展现秋天落叶飘落的景象。
美工组:以植物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制作的有关树叶的手工作品。
图书区:引导幼儿阅读百科全书等科普书籍,了解植物的有关知识。
(5)经验呈现,情感提升
让幼儿分组展示成果,展现本组小朋友对美丽的树叶、美好的大自然的赞美。
计算机组:展示大家集体制作的资料册,介绍多种植物的叶子在秋天的变化。
美工组:把美工作品布置在展板上,带领大家参观。
表演组:向大家展示自编的舞蹈,引领其他小朋友一起跳舞,感受树叶飘落时的美。
3、延伸活动
(1)在区域游戏中继续开展本次活动中分组时进行的活动。
(2)布置“美丽的秋天”作品展,在周一全园活动中向全体小朋友作介绍。
(3)鼓励家长带幼儿开展秋游活动,并收集植物叶子制作标本。
幼儿园语言教案15活动目标:
1、学习团、搓、压扁、捏、揉等泥工技能。
2、体验参与泥工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1、魔法盒(内装泥工作品)。
2、橡皮泥若干。《卖汤圆》音乐光盘。
3、碎皱纹纸若干。
4、塑料小碗6个。
活动过程:
一、用魔法盒引发幼儿兴趣。
1、魔法师:我是小小魔法师,我的魔法最高强,变出许多好东西,小朋友们真欢喜。说变咱就变。
2、展示泥工作品,引起幼儿兴趣。
二、感知橡皮泥的特征。
幼儿捏一捏橡皮泥,说说有什么感觉。
小结:橡皮泥软软的,有点粘,可以捏成很多东西。
三、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制作汤圆的技能。
(一)、团汤圆是有秘诀的。
1、用大拇指和食指从橡皮泥妈妈的身上分出一个泥娃娃,放在左手掌心上,用右手掌盖在上面,然后左右转圈转动,边转边团,就能做成一个光滑的圆球。
2、重点提醒幼儿每次取泥不要太大,团圆时要绕成圈稍用力。
要将橡皮泥团圆且大小差不多,注意保持泥工板清洁。
(二)、边唱儿歌边团汤圆,然后放在小碗里。
儿歌:手心转呀转,转个圆圈圈,汤圆团呀团,我的汤圆圆又圆,你的汤圆圆不圆。
幼儿齐声回答:“圆”,由此体验团汤圆带来的`成功体验。
四、发挥幼儿的创造性,如何将汤圆变得“好吃”。
将圆压扁,在里面放一些馅(注意不要放的太多或太少),然后捏紧口,将圆揉成圆圆的,注意馅不要露在外面。
五、随音乐《卖汤圆》进行作品展示,结束活动。
(巨鹿县直幼儿园王明稳)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