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招》教学反思

时间:2025-05-21 15:50:38
《绝招》教学反思

《绝招》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绝招》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绝招》教学反思1

今天,我执教的《绝招》也是一篇略读课文,本着“繁削减”的原则,《绝招》这一课的教学,我主要完成了两个任务:一是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尽量读出感情;二是把“阅读提示”中“想一想几个孩子都比了哪些绝招,你最佩服谁的绝招;再想象一下,小柱子是怎样练绝招的”这两个问题解决。

《绝招》的课文内容较长,读完一遍需要5分钟以上,再加上文中的生字达到了18个,学生想读好课文就有较大的难度。但是课文越难读,我想留给学生读书的时间、机会就应该越多。所以,我在本课时的教学中共安排了四次不同要求的课文朗读:

第一次,学生初读,我提的要求只有两点:①读准生字;②标出自然段。这么长的课文,这么多的生字,学生能在初读时做到这两点,就已经不错了。为了帮助学生下一步读熟课文,我还特意安排了难读的词语和句子的指导和训练。

第二次,让学生尽量把课文读流利,要求:划出自己人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在感受深刻的地方写上自己的感受。提出这样的要求是为了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同时也让学生从课文中获得一些初步的浅显的感受。

第三次,学生快速默读,思考“阅读提示”中的第一个问题“几个孩子都比了哪些绝招,你最佩服谁的绝招。”由于这一问题并不难,学生很容易理解。对于“你最佩服谁”,学生答得很精彩,因为他们说的是自己的心里话,说的是自己内心思考的结果。比如:一个学生说佩服三胖,因为三胖憋气的时间长,游泳时会很有用;另一个学生说佩服二福,因为二福武术很棒,遇到坏人可以对付他;还有很多学生说出了佩服小柱子的原因。

第四次,是大致理解课文内容后的感情朗读。我采取了比较自由的朗读方式,喜欢哪段就读哪段,只要读出感情就行。

在本课时中,我重点指导了两处地方:

(1)是对难读的词语的指导训练。

(2)是对“想象小柱子怎样练绝招的”这一难点的提示,帮助学生打开思路,特别是学困生不至于无从下手。

这节课也有许多不足,需要我不断努力改进。

《绝招》教学反思2

《绝招》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写了发生在几个小伙伴之间的趣事。同学们对这篇文章也很感兴趣。所以整篇课文我主要围绕着两个问题进行。

一、读一读课文,想一想几个孩子都比了哪些绝招,你最佩服谁的绝招。

二、再想象一下,小柱子是怎么样练绝招的。提出这两个问题之后学生们开始自由读课文。找到他们第一次比绝招的段落。然后进行朗读、分析。

特别是在夸三胖的时候“绝招,绝招!”他们兴趣高涨,并且很有感情。而在第一次比赛中小柱子的心情却很尴尬。而到了第二次的时候,大家却开始羡慕小柱子。认为他的`绝招很“绝”。

这样就形成一个对比,为什么小柱子后来有这么厉害的绝招。从而使学生明白他是考自己不断的练习而得到的。

《绝招》教学反思3

本课是一篇阅读课文,虽然在新授资料上没做太多的“手脚”,但学生也收获不少。本文在写法上是一种自然结尾法,一件事情说完就结尾了,这样的结尾让人感到余味无穷,而且有满心期盼下的欲望。鉴于此种特点,本人将准备了“教具”―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前本人特意做了腊肉胶子,用油炸后带些去学校,上课时什么也没说,叫了几个孩子每人尝一口,只见孩子一个劲儿地说:“好吃,好吃……”“老师,我也要吃……”我笑了,说,明白这胶子谁做吗“老师做的”学生答着。我神秘地一挥手说:“这是我的绝招!”

于是我把包胶子的过程,从准备到胶子材料――包胶子过程――吃胶子的滋味,口述了一遍以自然就结尾了。之后板书《绝招》,让学生说说自己有什么绝招,以“绝招”为题让学生口述,题材还是很丰富的“炒蛋饭”“骑自行车”“画画”“治服奶奶”等。本人并没有急于让学生学习什么课文,让学生把自己的“绝招”写一写。然后班级评评看谁的绝招更“绝”。从学生习作看,大多数学生都能把一件事叙述完整,而且本人发现学生在习作的结尾上形式丰富。比如,一个女孩儿写“治服奶奶”的文中,奶奶最怕自己不吃也不喝,不哭也不闹,不说也不动。她在结尾写到:治服奶奶的这招儿是不是奶管用呀――绝招。还有一孩子在“炒蛋饭”的过程中这样结尾:在生活中“炒蛋饭是我的绝招!”更有新意的一孩子在“画画”一文中这样结尾“画中是我的未来,是我的理想,是我的……”这无疑是展望未来的结尾法。这样的结尾就是在叙述现状之后,结尾展望未来,鼓舞人心,激励一种斗志。

在这个环节,本人将学生的习作,作了总结性的点评,以润于本文的写作知识点。一篇好文章有“虎头豹尾”之说,具体讲应有引人入胜的'开头,还应有耐人寻味的结尾。就如本文的结尾就有很新颖,戛然而止,耐人寻味。那么怎样写文章的结尾呢本人结合学生的习作,作了具体的说明,并鼓励了学生这样的结尾使习作更有创意。第一自然结尾,即用事情的结尾作为文章的结尾,事物叙述完了文章就结束了。第二、点题结尾,这是一种常见的结尾法。比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结尾既点明了中心,也总结了全文。第三、发问结尾,以发问的形式提出问题。第四、抒发感情。第五、展望未来结尾……

学完本课,本人反思了自己的教学思想与教学落实中明显注重了略读课文的特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对人物表现或认识,从学生的习作实践操作中去品味;从实践中感受绝招是怎样练成的,同时也注重了积累,收集了有关“立志成才”的格言。从阅读与写作中也注重引导了学生沿作者的思路模仿中逐步丢掉“拐棍”独自行走。本人对阅读课文的理解:阅读课文就是学生本身的生活实践,是训练学生语文综合潜力的范例,不用老师去破译课文的种种密码,把行使权交给学生,有学生操作实践就足够了。

《绝招》教学反思4

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一个暑假就快过完了。

村东头大树下,3个好朋友又来比绝招了。小柱子先高兴地说:一个暑假过去了,大家的绝招一定都练好了吧?话音未落,忽然从树上跳下一个人来,大家都被吓了一跳,一看,原来是小刚。小刚说:我也练了绝招,让你们3个见识一下。大家迫不及待地让他表演表演。只见他胸有成竹地搬来张桌子,上面又放了一把椅子。几个好朋友正奇怪他要干什么,只见小刚一只手撑着身体倒立在椅子上,头上还顶了一个碗。伙伴们都竖起大拇指连声夸道:绝招,绝招!

三胖在两棵树上拴了一条绳子,大家以为他要搭衣服,都大笑起来。但见三胖先是一屁股坐在绳子上,接着又慢慢地站了上去,最后竟在摇摇晃晃的绳子上走了好几步,大家一齐叫好。

小柱子骑来一辆独轮车,嘿,骑得还真挺好!大家都担心他会从车上掉下来,可他自己骑得挺来劲:一会儿前,一会儿后,还会转圆圈呢!

< ……此处隐藏9771个字……导入,他们一定会知晓绝招一定是对自己有用的,一定是练出来的。我相信课下孩子们一定也会积极地去练一项属于自己的绝招!

《绝招》教学反思

本学期,我校开展了自主测查式略读课教学模式的研究,并由我们组的组长辛岩红老师执教了一堂校内引路课。之后,学校要求每一位语文老师上一节略读课教研课,达到每一位语文老师都会上略读课的目的。

我上了《绝招》这节课。课后,教导主任和我们组的组长对这节课给以点评,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还说我的课在辛岩红老师引路课的基础上有了新的突破。

我上的这节课优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比较准确,体现了一个主体,六个特性。

这主要得益于尤校长做的有效课堂教学之教学目标的确定的讲座,它让我真正认识到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教学目标所描述的是学生学习后的行为,而不是教师的行为。因此,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2、运用圈一圈、画一画的方法,了解几个孩子比了哪些绝招,运用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说说自己最佩服谁的绝招,运用想象的方法想象小柱子是怎样练绝招的。3、在读说中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受童真童趣,并产生努力学习本领、刻苦求知的愿望。

二、严格按照略读课教学模式上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明确问题、学法迁移、自学合作、开放拓展、质疑总结、布置任务四大环节清晰、紧凑,且每个环节的任务能在规定时间内很好地完成。

三、注重学法迁移。

在进行学法迁移时,不仅让学生说明这些问题你想用什么方法解决?而且说明选择这种方法的理由。这样,就避免了学生运用学法的盲目性。

四、学习评价贯穿始终,而且注意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相结合。

一开课我就交代:这节课我们还要从习惯、朗读、知识三个方面来考查同学们参与学习的情况,你们有信心闯过这三关吗?全班学生齐声高呼:有!老师相信你们个个都会表现得很棒!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

习惯是从听课状态、发言情况、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四个方面来评价的,要贯穿整节课的始终。朗读主要用于检查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先指名朗读课文,再由参与朗读的学生自己给自己评价打分,并征求全班同学的意见。再在小组内接读课文,并按上述步骤进行评价打分。知识主要看学生对测试卷上的题回答的情况。

下课前,让每个小组分头统计这节课上每个同学的综合成绩,老师了解各分数段后进行总结性评价。

正是这种评价形式得到了主任和组长的赏识。但我觉得还不够完善,特别是习惯方面,怎样做到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将成为我今后工作中要努力研究的问题。

另外,学生在谈收获时,谈的层面还很窄,仅仅局限于从文章悟出的道理,,不能从兴趣、习惯等方面去谈,我在引导与总结上做得也不到位。

不过,从同事的反馈上来看,我上的这节课还算是成功的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上下而求索!

《绝招》教学反思14

《绝招》是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略读课文,叙述了几个小伙伴之间的趣事。课文中,作者把小柱子的形象刻画得十分成功,鲜活欲出,跃然纸上。能够这么说,他代表了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自尊,好强,不服输。所,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很容易产生情感共鸣。下面是我对《绝招》的教学反思。

略读课文的教学方法是次要资料略读,对于重点资料才重点精读。《绝招》这篇课文的资料相对来说比较浅显易懂,无需老师的分析和讲解,学生就能理解。因此,我在教学《绝招》时,大胆放手,只是充当学生的学习伙伴,为他们加油,给他们鼓劲,在适当的时候略加引导。

在深入研究《绝招》的课文资料和“阅读提示”后,我把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放在指导和训练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潜力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想一想课文中一共叙述了几个小伙伴,提到了哪几种绝招。并且推荐学生边读边在文中画出来,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要求学生读懂课文后,在小组内互相提问与做答,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然后组织学生各抒己见,全班解决,如“小柱子为什么要练绝招?他练了什么绝招?为什么小伙伴羡慕地竖起大拇指?”

我觉得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但能够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的目标,又到达合作探究,互动学习的效果。

《绝招》教学反思15

周五,实习生张华执教了第四单元略读课文《16绝招》一课,教案设计详细,有创新意识,课件简洁实用,为课堂教学起到了辅助作用。课堂上教态大方,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体会的机会,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张老师在教学中抓住了儿童的心理,从儿童的兴趣出发,把学生带进儿童生活的情境中。谈话导课:你喜欢看动画片吗?喜欢谁?说出他有什么本领?这样的情境创设不仅激发了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而且为理解课题《绝招》铺好了路,打下了基础。

  二、重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

《绝招》虽说是略读课文,但有些方面,诸如生字、词的学习还是不能忽略的。张老师把课文中的生僻的生字、词语,以拼音的形式呈现出来,通过指名读、齐读的方式学习,这样,不仅降低了学习难度,而且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加深印象。

三、教学方式新颖,感悟文章内涵。

略读课文,更多的应是让学生自由去读,自由去学,自主体会。这堂课,张老师基本放手让学生在学习。通过填表格的形式让学生理出几个人比了几次绝招,分别比的绝招是什么,结果如何?这篇文章内容浅显,学生通过自读自悟,一下子就能找到答案。在进行全班交流的时候,课堂气氛融洽,师生配合默契,遇到学生把握不住的地方,张老师给其充分地指导、评价,让学生加深对人物形象的认识,明白课文中所蕴涵的道理。

  四、创设情境,填补文本空白。

教学时,张老师把难点放在小柱子是怎样练习绝招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练习绝招的艰辛,在理解了课文后安排了一次小练笔,引导学生想象,小柱子的绝招又是如何练成的?为了让学生有话可写,给学生提示和材料:

“ 清晨,当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的'时候,小柱子( )。

夜深人静,只有星星在眨着眼睛时,小柱子( )。

每当别的小朋友在玩耍嬉戏时,小柱子( )。

遇到困难了,小柱子就( )。”

这样的设计不仅为理解课文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从而使学生知道绝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获得的。

有待提高的地方:

1.抓重点语句,朗读感悟有待加强。本文还要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进行感悟,体会人物的内心和品质,为本单元的习作打基础。

2.鼓励学生遵守课堂纪律的方法还要多样化一些。

3.评价的方式要多元化,体现生生评价,也是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好机会。

总的来说,比第一次执教有了很大的进步,老师善听,能做到有针对性的评价,教学方法也有改进,亲和力也有了提高。

《《绝招》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